更新时间:
不远处的基地里,机器嗡鸣。白沙县青松乡打松村村民符小妹熟练地将虎乳灵芝送入切片机,薄片如雪片纷飞。她一双眼睛非常专注,双手麻利穿梭。“按小时计酬,每天切近千斤,上个月收入4300元。”她捋了捋袖口沾的粉末,笑着说:“比割胶轻松多了,不晒不淋雨,还方便照顾老人。”
在众人欢呼声中,一只巨大的钟在维港上空徐徐摆动,下面有一行字:“九·一八 勿忘国耻”,由此拉开此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型无人机汇演的序幕。其后,卢沟桥事变、持枪立于船头的东江纵队战士、庆祝台儿庄大捷的漫天烟花,以及《大公报》1945年8月15日头版报道“日本投降矣”等画面依次出现,将历史节点与城市记忆串联,展现全民同心、共御外侮的峥嵘岁月。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从2013年热播剧《仙女湖之墨仙》将仙女湖美景推向全国,到2025年七夕定制微短剧《七夕渡红尘》精准触达年轻观众,内容形式的迭代升级始终紧扣时代脉搏——新余对七夕文化的创新探索从未止步。作为“仙女下凡地”“天工开物城”,《搜神记》中“毛衣女”的传说赋予了这片土地浪漫的基因。如何讲好“七仙女”的故事,让传统七夕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新余的答案就是顺应时代需求,大胆创新表达,让古老传说与现代生活激情碰撞。今年,仙女湖景区精心策划了为期7晚的“七夕潮玩”系列活动,巧妙解构传统七夕的核心元素——爱情、祈福、巧艺、团圆,将其融入时下备受欢迎的潮流玩法中,精准匹配不同群体兴趣,通过多元场景激活七夕文化符号。在傣族歌舞与电音DJ同台竞技的“仙湖狂欢夜”,泼水祈福瞬间点燃节日激情,来自湖南的游客张先生全身湿透却笑容满面:“没想到七夕还能这么嗨!这才是年轻人喜欢的过节方式!”
讲解员讲述了李梯云、肖方等早期共产党人在此开展地下工作、发展组织、发动群众的故事,以及多位高级将领在此战斗和生活的历史片段。记者们一边认真记录,一边拍摄影像,深切感受到这片土地所承载的理想与牺牲。
基地智能温室中,菌包整齐码放,温湿度实时监控。技术员严朝益指着屏幕介绍:“与海南省农科院合作的菌种,抗病强,出菇率高30%,手机就能远程管理。”包装车间里,来自打松村58岁的王桂兰戴着老花镜,一丝不苟地给印有“白沙良食”字样的礼盒贴标签。“等这批货发了,给孙子寄一盒,让他知道奶奶也在‘搞产业’。”她的话语里透着自豪。
参与运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畔的国家网球中心两片红土网球场地的维宁体育创始人、CEO纪宁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本就稀缺的网球场馆在郑钦文夺冠后变得更加炙手可热,现在根本都约不上。”